第187章 父子出宫遛弯
最起码说明,皇帝本身对于贾元春不太看重。
不过也可以理解,毕竟原本就不是同一阵营。
贾家作为先太子一方的拥趸,不过是出于失败之后的考量,才把贾元春送进宫,算是表示一下忠心。
仔细回想一下,贾元春发迹的时间,就大概可以理解其中的一些内因。
秦可卿死后,在贾珍的坚持之下,宁国古采用了远超正常礼仪规制的葬礼,发送了这位第四代族妇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,超过正常规格的葬礼,本身就是个莫大的讽刺。
毕竟族妇的主要职责,就是要辅佐族长,来协同管理宗族内的大小事务。
而宗族管理最重要的一条,恰好就是礼仪规制!
当然,仅仅只有这些,还并不足以支撑起贾元春封妃。
最关键的是,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,四王八公,竟然在秦可卿的葬礼上齐聚了,这背后的影响,就深远了许多。
正常来说,同为军方阵营,同气连枝也在情理之中,说起来都是老同事老战友,来往多一点也正常。
但是考虑到对于朝政的影响,以及需要让皇帝本人放心,武勋贵族之间,相互来往的话,也都会采用比较隐晦的方式。
当然,皇帝肯定也知道,算是脱了裤子放屁,多此一举吧。
走个程序也好,也算是给皇帝一点面子。
因此,秦可卿葬礼上的这次集体亮相,才更像是一种抱团示威!
由不得皇帝不重视起来,尤其是其中最为跳脱的北静王水溶。
册封贾元春为妃,说白了就是要从内部瓦解四王八公的联盟。
贾家占了两席,这无疑是一着妙棋。
“要不多要点,咱们也能分点?”平宁郡主道。
这话贾元春就没法接了,本来跟贾环的关系就不怎么亲近,刚才也只不过是玩笑话,没想到平宁郡主还当真了。
贾元春当时就有点骑虎难下。
脸色微变,随即又恢复正常,调笑道:“需不需要我帮你把聘礼也要过来?”
平宁郡主到底还是个小姑娘,哪里是贾元春这少妇的对手,毫无意外的败下阵来。
被戳中了心事,平宁郡主脸色发红,也有点心虚,顾左右而言他道:“贤德妃娘娘就会开玩笑,听说你们家还住着门亲戚,说是全家人口都在?”
说的就是薛家无疑了,贾元春稍微思量了一下,就明白无疑了,笑道:“薛家从金陵来,在京城无依无靠,而我母亲有意和薛家结亲,所以才留在府里多住了些时日。”
平宁郡主深深看了贾元春一眼,对于贾元春能如此上道,还是比较赞赏的。
薛家的情况,平宁郡主肯定是知道的。故意提起,也不过就是,想要通过贾元春之口,给薛家提个醒,不要什么都惦记。
说到底,还是对贾环不死心。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,平宁郡主还是想要争取一下。
毕竟皇家子女的婚配,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自由恋爱可言。
好不容易遇上一个能看对眼,身份地位也比较相配的,还不赶紧抓住机会!
而另一边,两位皇帝讨论的氛围,就没有那么柔和了。
“户部的事情,你准备怎么处置?”
一听就知道,太上皇又开始考校雍治皇帝了。
“还请父皇明示。”
雍治皇帝也是久经考场了,一招熟练的踢皮球,就把问题又抛了回来。
本来嘛,这个问题的关键,就不在于户部,而是忠顺王的问题。
在把握问题核心上,雍治皇帝还是十分清楚的。
不过雍治皇帝更加清楚的是,忠顺王的问题,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。
只有发言权,没有决策权,那还说个毛线!
“老子现在是在问你!”
太上皇有点恼火,主要还是恨铁不成钢。
对于雍治皇帝,太上皇支持归支持,但是也不免一直都有看法。
一开始的时候,并没有把雍治放到储君的位置上,就说明在太上皇看来,雍治的综合素质,业务水平肯定是不达标的。
不然的话,也就没有先太子什么事儿了。
而雍治最大的问题,在太上皇看来,其实就是没有睥睨天下的帝王心境。
日常事务的处理,以及一些专业技能,都是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的,但是没有天生的帝王霸气,这个缺陷,就有点难以弥补。
毕竟不是开国那会儿了,从底层一级一级打上来,还可以慢慢成长,成就帝王气概。
没有绝对的自信,没有振长策而御宇内的气概,那么做事情的时候,就很容易落入窠臼。
被人牵着鼻子走,可不是件好事情!
雍治倒没什么脾气,早就习惯了,就跟从小挨打长大的孩子一样,都已经断了几根七匹狼了,被吼两句还能怎么滴?
只要底线放的够低,就不存在过线的问题。
“办法倒不是没有,就是担心您老不同意。”
毕竟还是皇帝,对付下面的臣子,手段有很多,只要太上皇不拉偏架就行。
“说给朕听听,你到底有什么高见?”
“高见不敢当,年功福也算是个头脑灵活之人,不如人尽其才,调到礼部,负责巡查督办各地官学。”
这个计策怎么说呢,算不上笨,也算不上高明。
礼部向来就是个清水衙门,从户部调过去的话,实惠上确实少了一些。
不过从官职上来看的话,反倒像是升职了。
按照惯例,礼部侍郎是入阁的前站,朝廷三代以来的大学士,都有过从礼部升职的惯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红楼翻云覆雨请大家收藏:(www.18xsorg.com)红楼翻云覆雨18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