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再送你一副字,需看你悟得悟不得了!”
“哦?”
刘盛心有疑惑,:“猜谜语?”
想着,抬步前来。
拓跋清怜转身取出一卷书帛,持笔书写,但却仅在书帛上写了一个字,便持笔而立,抬头看向刘盛:“拿去吧!”
“正?”
看着书帛上的字,刘盛眉头一皱,不知何意,抬头看了眼拓跋清怜。
想了想,伸手取过书帛,既然拓跋清怜说需看他悟得悟不得,他岂能再去问她?
待将书帛取来,对拓跋清怜说道:“若无他事,盛还须布防,不便多待了,公主保重,在下告退!”
说罢,刘盛便作辑退去,这一次,拓跋清怜没有再唤他。
刘盛离去。
“正!刘盛,刘缚之,你悟得出来吗?”
看着刘盛大步而去的拓跋清怜念叨一声,嘴角露出些许笑容,也不知,她是对刘盛的哪句话当不得真了……
......
出了院来,刘盛就看到十数位女卫正在窃窃私语,隐约中可听到些许对话。
“你们说,殿下与朔州伯是不是有私情?”
“你这奴子,怎敢言殿下之事?不过,殿下来到此地的言行,却比以往有所不同!”
一位女卫伸手戳了戳那女卫的脑门。
“好了,诸位莫要言此,让殿下得知,还不扒了我们的皮?”
“哼,阿姊,你莫要说我等姊妹啊,前些日子,是谁在问呀?”
“正是,可是上了战场,便将此事忘了?”
“莫要说了,莫要说了,朔州伯出来了!”
一女卫见刘盛出来,正侧头看着她们,忙对众人小声说道。
众女卫闻言,忙站直身来,朝刘盛看了眼,面带些许尴尬,纷纷言道一声:
“朔州伯!”
“朔州伯!”
刘盛对她们点了点头:“嗯,尔等去吧!殿下尚需尔等守卫!”
“是,朔州伯!”
众女卫言罢,纷往院内走去。
“嗯?”
看着一身甲胄的女卫从他身边过去,其中一个让他觉得有些面熟。
停步、侧头、转身、看去,眉头一皱,唤道一声:“娘子且慢!”
“啊?”
前头行走的女卫们惊疑一声,各自对视一眼,回过头来,看着呼喊她们的刘盛,心有不解。
问道:“朔州伯唤我等何事?”
刘盛对其中一人笑问:“娘子可是盛乐城外的女将?”
女卫眼睛一瞪,问道:“朔州伯记得我?”
刘盛笑了笑,心道:“险些把我砍了,能不记得你?”
笑道:“记得,那迎面而来的马刀,便是你的吧?”
女卫尴尬一笑,“初上战场,一时情急,不曾分清乃是朔州伯!”
“无妨,战场之上,瞬息而过,娘子有男儿不当之勇啊,不知,各位娘子是否都是这般?”
刘盛笑问众人。
“朔州伯廖赞了,我辈女郎,打小便是弓马娴熟,若非男儿才是征战主力,我等却也可上阵杀敌的!”
女卫虽然口中说廖赞了,但脸上却是笑语盈盈,显然对于刘盛说她们有男儿不当之勇,很是受用,不禁对刘盛多了些好感。
刘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。
“劳烦诸位娘子了,诸位请!”
回过神来,对众人伸手示意。
众女卫面带笑容的欠身言道:“朔州伯请!”
......
回到府衙前厅,刘盛将书帛遣人给秦无殇送去,坐在胡椅上回想着那女郎的话。
“我辈女郎,打小便是弓马娴熟,若非男儿才是征战主力,我等却也可上阵杀敌的!”
“你们也可上阵杀敌的!你们也可上阵杀敌的......”
深皱眉头的刘盛喃喃着,心中一时犹豫不决。
他在想着,他要不要让部落内的女子也上战场?半晌,
“平阳公主!”
刘盛呢喃一声,原是他想起了历史上的第一支娘子军,记载于《唐会要》的平阳公主,不禁念出了声。
其上记载的是: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,义兵起,公主于鄠县庄,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,得数百人。起兵以应高祖。略地至盩厔武功始平,皆下之。
每申明法令,禁兵无得侵掠,故远近奔赴甚众,得兵七万人。公主间使以闻,使者至,高祖大悦,及义军渡河。公主引精兵万馀,与太宗会於渭北,与其驸马柴绍,各置幕府。营中号为娘子军。
“娘子军!娘子军!西北之地,不就这朔州吗?看来,那平阳公主极为强大的娘子军,就是以她们组建的啊!毕竟距离现在,也只有百余年,胡人风气还没完全同化!”
想着,刘盛站起身来,对外大喝一声:“悉令各部,遣各落五人来此!”
“是,将军!”
门外护卫应道一声,大步而去。
不多时,门外传来一阵脚步。
刘盛抬头看去,却不是各部人马前来,而是一个侯人。
“报,将军!门外有人求见!”
侯人作辑言道。
“何人?”
刘盛抬头问道。
“回将军,名叫,叫......”
侯人回想一番,接上话茬:“姓崔名骧字元龙!”
“崔?莫非是清河崔氏?”
刘盛站起身来,嘟囔一声,问道:“可有问其郡望?”
侯人低头言道:“不曾!”
刘盛想了想。
“且唤来吧!”
挥了挥手,让侯退下。
侯人应道一声,作辑连退三步,便要转身而去。
“慢!”
突然,刘盛唤住侯人,说道:“我随你一同前去,前面带路!”
“是,将军!”
侯人言罢,躬身做请,待刘盛迈过其身,才站起身来落后刘盛一步,为其引路,深知礼仪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喜欢执魏请大家收藏:(www.18xsorg.com)执魏18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